第一部分总结:从架构理念到用法实战

第一部分总结:从架构理念到用法实战


第一部分(第 1-23 章)总结

我们已经完成了 RuoYi-Vue-Plus 学习的第一阶段:从架构认知到用法入门

这是一个漫长但收获颇丰的过程。我们从 第 1 章 开始,建立了一个高阶的认知蓝图。我们深入分析了 RVP 5.x 相较于 4.x 的架构演进动机,理解了其“插件化”、“模块化”的核心设计哲学。我们横向对比了 RVP 5.x 在权限(Sa-Token)、持久层(MyBatis-Plus)、缓存(Redisson)、任务调度(SnailJob)等关键技术栈上的选型优势。

随后,我们从 第 2 章 开始,全面进入“用法实战”阶段。我们从零开始,搭建了完整的本地开发环境,成功启动了后端的三个核心服务(admin, monitor, snailjob)和前端 plus-ui。在 第 3 章 中,我们掌握了“架构瘦身”的实用技能,通过移除 workflow 模块,理解了 RVP 插件化架构的可插拔性。

为了深入二次开发,我们在 第 4 章到第 6 章 中,对项目的“骨架”进行了彻底的解构。我们解析了 RBAC 模型的 9 张核心数据库表,并从 Maven 视角(第 5 章)和 plus-ui 视角(第 6 章)详细梳理了 RVP 5.x 的四层后端架构(common, modules, extend, admin)和前端的项目结构。

第 7 章到第 17 章,我们进入了 RVP 框架的核心——“系统管理”模块的精讲。我们逐一攻克了用户、角色、菜单(M/C/F)、部门(数据权限基石)、新版岗位、字典、参数、文件(MinIO)、客户端(Token 策略)乃至多租户(SaaS 核心)等所有企业级功能的配置与应用逻辑。

最后,在 第 18 章到第 23 章,我们掌握了“开发者工具”与“底层配置”的硬核知识。我们学会了使用 Admin 监控(第 18 章)、SnailJob 调度(第 19 章)、代码生成器(第 20 章)和第三方登录(第 21 章)。我们还在 第 22 章(Maven) 和 第 23 章(YML) 中,深入源码分析了 RVP 5.x 优雅的依赖管理(bom 模式、${revision})和配置注入(@ConfigurationProperties)的最佳实践。

至此,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 RVP 5.x 架构的设计理念、核心功能的使用、以及二次开发的基础规范。

核心知识速查表

以下是第一部分(第 1-23 章)中最关键的知识点汇总,可用于快速复习。

章节核心主题关键知识点(RVP 5.x 特性)
Ch 1架构理念Sa-Token, MyBatis-Plus, Redisson, SnailJob, Dynamic-DS, Lock4j
Ch 2-3环境与瘦身admin, monitor, snailjob 三服务启动;通过清理 Maven/YML/DB 移除模块
Ch 4-6项目结构RBAC 9 表模型;common (插件), modules (业务库), extend (独立服务), admin (聚合器)
Ch 7-10RBAC 核心用户管理(部门树筛选);角色数据权限(5 种范围);菜单(M/C/F);部门(数据权限基石)
Ch 11-13系统配置新版岗位(强绑部门);字典管理(user_ 前缀);参数设置(热加载)
Ch 14-17企业级功能SSE(实时通知);OSS 抽象(MinIO);客户端(多端 Token);多租户(tenant_id 隔离)
Ch 18-20DevOps 工具Admin(Actuator 可视化);SnailJob(定时/重试/工作流);代码生成(generator.yml
Ch 21第三方登录JustAuth 集成;“先绑定、后登录”模式;hosts 文件解决 localhost 回调
Ch 22Maven 架构dependencyManagementruoyi-common-bom(BOM 模式);${revision}flatten 插件;repackage
Ch 23YML 配置@profiles.active@(Maven 联动);@PropertySource(加载插件 YML);@ConfigurationProperties(注入 Bean)